除霧器是脫硫塔重要部件。除霧器的功能是把在噴霧吸收過程中,煙氣夾帶的霧粒、漿液滴捕集下來。除霧器的效率不僅與它身的結構有關而且與霧粒的重度和粒徑有關,噴嘴霧化粒徑與吸收液黏度、噴霧爪力和噴嘴結構有關。把除霧器性能和霧粒直徑配好,才能取得好的除霧效果。
1、除霧效率:除霧效率是指除霧器在單位時間內捕集到的液滴質量與進入除霧器液滴質量的比值。除霧效率是考核除霧器性能的關鍵指標。
影響除霧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煙氣流速、通過除霧器斷面氣流分布的均勻性、葉片結構、葉片之間的距離及除霧器布置形式等。
2、煙氣流速:煙氣流速是以空床氣速u表示,也有用空床氣體動能因子F,它是一個重要技術參數,其取值大小會直接影響到設備的除霧效率和壓降損失,也是設備設計或核算生產能力的重要依據。
通過除霧器斷面的煙氣流速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除霧器的正常運行,流速的增加將造成系統阻力增加,使得能耗增加。同時流速的增加有限度,流速過高會造成二次帶水,從而降低除霧效率。
常將通過除霧器斷面的高且又不致二次帶水時的煙氣流速定義為臨界氣流速度,該速度與除霧器結構、系統帶水負荷、氣流方向、除霧器布置方式等因素有關。
3、除霧器葉片間距:除霧器葉片間距的選取對除霧效率,維持除霧系統穩定運行至關重要。葉片間距大,除霧效率低,煙氣帶水嚴重,易造成風機故障,導致整個系統非正常停運。
葉片間距選取過小,除加大能耗外,沖洗的效果也有所下降,葉片上易結垢、堵塞,也會造成系統停運。
葉片間距根據系統煙氣特征(流速、SO2含量、帶水負荷、粉塵濃度等)、吸收劑利用率、葉片結構等綜合因素進行選取。葉片間距一般設計在5-一75mm。目前脫硫系統中常用的除霧器葉片間距大多在30一50mm。
沖刷掩蓋率是指沖刷水對除霧器斷面的掩蓋程度.依據不同工況條件,沖刷掩蓋率一般選取200%~300%.有的是肯定不能留有沖刷死角,不然極易形成結垢現象.一般條件下,噴嘴的噴灑投影面的外圍沖刷力較弱,應該考慮有程度的沖刷堆疊,以杰出的沖刷作用.
除霧器沖刷周期指除霧器每次沖刷的時刻距離.沖刷不宜過于頻頻,不然會導致煙氣帶水量加劇;一起沖刷距離也不能太長,不然易發生結垢現象.除霧器沖刷周期依據煙氣特征及吸收劑情況斷定,一般應不2小時。
除霧器沖刷水量一方面應滿意除霧器本身沖刷作用的要求,另一方面還需考慮體系水平衡的要求.有時需求選用大水量短時刻沖刷,有時則要小水量長時刻沖刷,詳細沖水量可由工況條件斷定。
在規劃除霧器沖刷體系時要考慮的要素有:沖刷面挑選、沖刷水壓力、沖刷強度、噴嘴視點、沖刷頻率、沖刷水水質等.除霧器噴嘴具有1/2寸 3/4英寸 1英寸的噴嘴外螺紋尺度,合適大多數常見的管道,并具有多種流量和噴發視點可供挑選,以滿意各種需求。